本帖最后由 Bogoo 于 2014-6-22 16:29 编辑
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至今1600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央视记者高瞻 张岗)
总长度上千公里,申遗准备历时8年 6月15日起至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卡塔尔的首都多哈举行。而作为万众瞩目的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则将在今天产生结果,这条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总长度1011公里的大运河,在经历了8年的申遗准备之后,今天终于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记者李解审议排在第八位据了解,按照本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会议议程,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讨论36项申请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单的项目,并审议共计981处遗产中的100多处遗产的保护状况。 此次大会组委会对于遗产项目申遗的排位规则,是按照国际通用的字母顺序来排位的,作为亚洲(Asia)的中国(China),因为字母顺序的关系,排名比较靠前,大运河遗产申遗排在了第八位待审。 意外遭遇插队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在昨天的大会现场,却出现了“插队”的情况,原本排在中国大运河(THE GRAND CANAL)审议之后的富冈制丝厂和丝绸产业遗产群、荷兰范内尔工厂提前进行了审议,随后由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也将进入审议议程,但是却意外的被换成了墨西哥的玛雅古城和卡拉克穆尔热带保护森林。 据了解,此次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从2005年12月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三位专家发表了致运河沿线城市市长的公开信开始,大运河申遗就走入了人们的视野,2006年2月的全国两会上,又有大批的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大运河申遗,自此之后大运河申遗进入了“加速跑”时代。
新闻来源:http://news.youth.cn/gn/201406/t20140622_540254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