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旅行网-北京淘游

保险
查看: 9142|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的护照叫 中国(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 16: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三门峡
牛人博文:大家可以去看看,写的非常好!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748d2f0100exnu.html?tj=1


我们的护照叫 中国   ---签证,不得不说的故事
背包旅行,是一种美好生活
2009年6月,我从伊朗返回土耳其东部旅行的第三天,上网遇到《旅游世界》的杂志编辑,要我在旅途期间务必抽空写一篇关于签证的稿子。虽然我博客上也散落着些有关签证的文字,但都没有系统的文章,于是我欣然应允。

8月底,我到达南部非洲马拉维,马拉维是个不为人周知的内陆小国,马拉维湖像一颗蓝宝石般镶嵌在这个小国中,湛蓝如地中海海水般。纯净的湖水一眼就能看到湖边游弋五彩斑斓的热带鱼,我很快就爱上了这美丽的湖泊,从北到南住了三个点,在湖的最南端CAP MACLEAR住进一家带着美丽花园和吊床的小旅馆GAIA HOUSE,玩了两天后,闲来无事就重新将这篇文章润色丰满。

先简单定义我眼中的背包客吧,就是背着背包出门自助旅行的过客,我们称之为背包客。背包客大多物以类聚住青年旅馆睡通铺聊大天交换旅途信息;人手一本《LONELY PLANET》走世界;不坐飞机爱坐便宜的交通工具;说白了就是钱不多又把旅行当鸦片的那类人。

现在有不少人,参团已经乏味,觉得背包自助旅行新鲜刺激,也就背着包出来旅行了。一路偏要吃好、住好、没好车不坐,跟团后遗症还没有蜕变彻底,如此人等不如拖箱来得舒适,何苦东施效颦。从严格意义上拖箱不在背包客的行列,但背包客总有老到背不动包的那一天,前几年我背包太重加上摄影器材,每每超过60斤,把腰给伤了,差点就沦落为拖箱客,那就没脸再写这样的文章了。后来朋友告诉我背包重量不要超过体重的1/3,那就是50斤的极限。去年我就把三角架换成最轻的,一些户外服装和装备我都买轻量型的。尽量控制背包重量,我还想多走几年呢。很多平常缺乏锻炼的人到我这年纪都背不动大背包,不得已选择拖箱旅行,虽然有损背包客形象,但本质上还是一个背包客。

很多朋友总以为背包客就是苦行僧,驮个麻袋到处走跟驴似的,所以背包客也被称为驴友,这是错误的理解。拖箱只在城市旅行比较方便,离开城市拖箱还不如背包方便。我长期背包旅行,旅行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状态。生活也是一门艺术,我没理由把每一天都过得像一个清教徒。我只是不奢华,青年旅馆虽然便宜设施简单却有暖融融的学生宿舍的氛围;我虽然节约,但从不放弃享受美景时来一支啤酒或香醇的奶茶;我虽然不爱坐飞机,但我也曾在昂贵的热气球上体验特殊的美景;我虽然辗转跋涉,但只要遇到海边,就一定会在温煦的阳光下把自己黝黑的躯体交给吊床;我虽然没有顿顿大餐,但只要来到美食的国度,从路边摊到高级餐厅我都会一一品尝。谁说背包旅行,不是一种美好生活呢
崛起中的中国背包客
2005年在南亚旅行,热情的当地人总不厌其烦地问我:“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每次回答我都尽量将音量放大,为的的是要他们记住“中国人”这三个字。出乎意料他们还继续刨根问底问:“台湾?香港?新加坡?”“福建的”我摇摇头笑着回答他们,这个答案一定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去年我在尼泊尔、印度旅行,问话的方式竟然已经改变:“中国人?北京的?上海的?”这个转变让我感到欣慰,不要小看这个变化,这说明了短短五年间中国背包客不仅仅在东南亚,在南亚的燎原之势已起。去年举办奥运会前,我在中美洲旅行,只要知道我是中国人,都会对我说:“奥林匹克,奥林匹克。”他们竖起大拇指,让我倍感自豪。中国正在世界崛起,中国的背包客也该走向世界了。

在不少地方遇到一些老外,对我背包旅行世界的行为大为惊叹。在他们眼里,除了白人世界也就犹太人、小日本和南韩较多背包客,背包客的多寡实际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强弱。

我在旅途中遇到的欧洲背包客以英国占大多数,这个老牌殖民国家富得不行,而且福利制度又好,目前在马拉维利隆圭医院实习的小伙子艾米告诉我:“英国是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他是个印度第二代移民。英国人从学生起就背包旅行了,看着那些乳臭未干的年轻人我就心生嫉妒,这年纪哥哥我还在拼命打工赚钱呢。没办法,人家祖上早年掠夺亚洲非洲积累了足够的资本,现在他们后代享福了。

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更不用说了,一个是当今世界老大,一个是老大的小弟,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他们背包客的影子。还有白人世界的澳洲、新西兰也很多背包客。这些白人国家首先经济发达,还有语言优势,世界通用语言是英语,虽然说汉语的人口是世界最多。一个白人背包客在旅行中,很容易就能找到他们的同类,因此他们都喜欢孤身行走。

亚洲的背包客按我经验排列顺序应该是以色列、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特区。日韩很多大学毕业生通常都背包旅行一年才去找工作。中国的人才市场都快挤破头了,大学没毕业都已经开始想方设法的谋生了,谁敢奢谈旅行,除非是富家子弟。我遇到很多日韩的背包客,他们没工作都很穷,旅行途中非常节约,比欧美背包客吃苦耐劳的多。人穷不是问题,拼体力拼忍耐力啊。上述这些国家的背包客最幸福的就是很多国家签证不仅免签还是免费,他们绝不能理解还有中国人费劲心思写了篇关于的签证的文章。

在马拉维的湖边COOL RUNNINGS旅馆,大肚腩的加拿大潜水爱好者约翰逊问我:“中国人这么多,为何我在这从来没遇到一个背包客呢?”这话让我汗颜,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个问题,就给他举了个签证例子:“我两周前在南非大使馆签证,他们告诉我应该回老家中国办理签证,中国人办理签证很难的。”他听后相当吃惊,“回中国办理,那不是太贵了!”。中国背包客大都集中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因为那里的签证容易,像非洲除东非外、南北美洲中国背包客都极少涉足,就因为签证非常麻烦。中国背包客的难处很多,语言不通,旅游信息相对闭塞,最麻烦的还是签证。

我的背包履历

我的第一次背包旅行,是1988年的暑假,高考结束后,我拿着省吃俭用攒了一年的50元钱,和同学背包一起去了武夷山。大学期间做了点小买卖,累积了800元的巨款南下去了桂林阳朔。此后就进入冰封期。

1994年夏天,我再次打起背包进京旅行,从此打开了我每年持续背包旅行的第一页,岁月如白驹过隙,掐指一算我的背龄已经超过十五个年头了。除了眼角多了几道鱼尾纹外我的背包也从刚开始的25升扩张到95升的大麻袋了。知道我的人都称我老驴了,其实我也没多老,就占着身子骨比别人厚实些。

经过10年的国内背包旅行的淬炼,我早想放眼世界,无奈中国护照到2002年才真正解禁,2003年我才拿到第一本护照,我开始钻研出国之策。2005年春节在泰国的机场,海关人员目无表情地看了我一眼,“啪”的一个章子盖下,这世界上又多了一个手持中国护照忙忙碌碌穿行在各大领事馆的背包客。

2009年,我背包周游世界的第五个年头,手中的中国护照已经是第三本,我从开始涨红着脸蹦英文单词,到如今一个人行走江湖也无所畏惧,9月初,我独自朝着我的第36个国家莫桑比克迈前进。

自从混迹背包客后,这五年来从亚洲到非洲,从欧洲到北美和中美洲,旅途中的艰辛都成为美好的回忆,暮然回首,最苦痛的记忆就是签证经历。每当我进入一个国家的大使馆或移民局时,内心总有莫名的恐惧,手里那本中国护照在微微颤抖,直如罪臣叩见天子。不懂偷渡客又是怎样的心情,也许他们都比我镇定的多。“签证猛于虎也”,在非洲看到一米外的狮子都没怕过呢。

虽然我保持着没有被拒签过一次的良好记录,但在国外吃过不少闭门羹,默默承受着手持这本红色护照给我带来的许多不平等的待遇。现在我把这些故事写出来,这些经验足以让大家少走些弯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美丽的旅途中,毕竟我们手里拿着的是世界上最难签证的护照,我们的护照叫--中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分享到新浪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4-8 10:52: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护照不值钱,还要收我们220这么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3-21 11:56: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写的好,仔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1-18 22:4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操蛋 下周先去台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1-18 18:44: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每当我进入一个国家的大使馆或移民局时,内心总有莫名的恐惧,手里那本中国护照在微微颤抖...
*...海关人员比我爹妈都关心我...
...
楼主很强大!谢谢众多的分享!
路在脚下,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签证,对中国平民真是一个痛!想去的地方不能去,地球真是的圆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1-6 17:15: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本帖最后由 hebee 于 2013-1-6 17:35 编辑
十二丁 发表于 2013-1-6 15:22
借鉴一下
老帖子 无意中看到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1-6 16:19: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十二丁 发表于 2013-1-6 15:21
09年 好像是政局不稳定,免签过一段

噢。。原來是這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1-6 15:53: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宜昌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15:22: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南阳
bennyleo 发表于 2013-1-5 22:36
无聊,他有什么资格批评别人的旅游方式?适合自己的旅游方式才是最好的。人不能总是只从自己的角度看这个世 ...

借鉴一下
老帖子 无意中看到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15:22: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南阳
orange1019 发表于 2013-1-6 14:01
作者不用工作吗?也有点感觉象走马观花,只是在于记录跑了多少个国家!

具体不清楚,只是看看人家如何获得签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讨论社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E旅行网 版权所有©201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2965号-2京ICP备1301296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843号

手机版 | APP | 电脑版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