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旅行网-北京淘游

保险
查看: 16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MERS致韩国游遇冷 游客以不可抗力退团引争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08:3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长沙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搅乱了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也打破了不少中国游客的赴韩计划。


  新华社的消息显现,韩国保健福祉部6月8日通报,该国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当天新增23例。至此,这个东北亚国家确诊病例总数增至87例,死亡病例6例。同时,韩国也成为当前暴发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国家中,患者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沙特。


  新华网的消息还显示,韩国旅游发展局6月7日表示,已有超过两万名外国游客取消了赴韩旅游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不少取消赴韩计划的游客正遭遇索赔难题,一些旅行社以未接到相关部门正式通知为由,按照个人违约的标准扣除取消行程费用。北京信利(深圳)律师事务所肖海峰律师认为,MERS疫情属于不可抗力,旅行社不应让消费者单方面承担损失。


或有10万游客取消赴韩


  韩国旅游发展局6月7日表示,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在韩国暴发以来,已有超过两万名外国游客取消了赴韩旅游计划。


  截至6月5日,取消赴韩游的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游客达到20600人次,比前一天大幅增长74.6%。


  韩联社援引韩国旅游发展局消息报道,近85%取消赴韩旅游的人来自中国。一名旅游发展局官员说,如果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进一步传播,更多游客将放弃韩国,转而前往日本。


  韩国旅游业消息人士说,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爆发后,中国赴韩游取消率已升至约20%。照这一势头发展下去,整个6月估计有多达10万人取消赴韩旅游。“由于韩国距离近、价格实惠,很多中国游客喜欢去韩国旅游。”方向旅游总经理方莉丽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MERS疫情爆发后,不少游客变更了旅游计划,有些推迟赴韩行程,部分直接改变出行地,选择东南亚国家。


  广州一家旅行社导游李飞称,最近国内游客赴韩客流受到一定影响,大部分咨询韩国旅游的客人都是改变甚至取消行程。“现在情况不明朗,大多数游客不敢去,目前旅行社没有新单,只有不停地撤单,多多少少还是有影响。”


  实际上,中国游客是韩国旅游产业的重要来源。韩国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2014年韩国入境外国游客数量首次超过1400万人次,中国游客达到600万人次,其中,前往首尔的中国游客接近每月50万人次,是韩国入境外国游客中的最大群体。


引用“不可抗力”条款遇阻


  随着感染人群数字的不断刷新,不少旅游者担心疫情持续蔓延,决定以“不可抗力”的原因取消前往韩国的飞机以及酒店预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则发现,近百名消费者近日在微博上抱团取暖,投诉一些在线旅游网站无法全额退款。从投诉清单来看,大部分消费者的损失金额超过团费一半,还有个别只能拿到零星的税费。


  “旅行社认为,退团属于个人原因违约,不能全额退款。”原本计划本月底去首尔旅游的黄女士告诉记者,旅行社向其明确表示,如果选择退团必须承担一定的费用损失,如机票税费、酒店住宿费等。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部分旅游合同规定,如果是个人原因退团,需支付20%的团费作为违约金,如果是“不可抗力”则由旅行社剔除不可控费用(如航空公司收取的退票费)后全部退还。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可以解除合同,其中不可抗力指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的事件。


  但截至目前,国家旅游局、外交部尚未发出警示。广之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赴韩旅游团仍在正常报名,如果有部分需要退团的游客,应支付违约金。“目前国家旅游局没有禁令说不让去韩国旅游,韩国方面也没有相关的禁止要求,游客提前退团属于个人原因。”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上看到了一条“提醒赴韩国中国公民注意防范疫情”的出行提示,文章显示来源自外交部,该提示称:“外交部领事司和驻韩国使领馆提醒拟赴韩和已在韩中国公民关注疫情信息,做好防范应对。”


  肖海峰对记者表示,国家旅游局、外交部提示游客暂时不要到韩国,或者谨慎选择去韩国出游,已经达到不可抗力的标准,消费者有权与旅行社沟通出行安排。如果无法全额退款,也不能按个人违约来让消费者单方面承担损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分享到新浪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讨论社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E旅行网 版权所有©201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2965号-2京ICP备1301296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843号

手机版 | APP | 电脑版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