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旅行网-北京淘游

保险
查看: 2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两名大学生穿越内蒙古沙漠失联 一人获救一人死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2:0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长沙
5月27日16时42分,网友“胃胀气的猫”在微博中发布求助消息:我弟弟在吉林上大学,从5月17日起,跟另一位同学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原本定于今天出来,可到现在仍旧联系不上,搜救队已进入,但要十几万搜救费用,求各位网友提供各种有效的搜救方式,同时也希望弟弟能平安!

28日,该消息被网友纷纷转发。

网友:弟弟穿越沙漠失联

27日17时,这位网友继续更新微博,称“弟弟是单亲家庭,目前跟爸爸还有奶奶一起,两位家长已崩溃,特别是奶奶,已82岁高龄,求各地徒步爱好者提供有效的搜救方式,万分感谢!”

20时12分,网友将弟弟与同学在一起徒步沙漠时照片发布出来,并祈祷他们平安无事。

22时15分,网友继续更新微博,称“照片右边是我弟弟,潘 ,1995年出生,大学生,两人于5月17日从古日乃徒步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进行大穿越,预计27号中午12点前出沙漠,但是到现在没有任何消息。请阿右旗、古日乃、额旗相关牧民,户外爱好者、沙漠司机、官方人士帮帮忙,家里大人已近崩溃!”

当地公安、消防赶赴事发地

28日12时18分,网友更新微博,称“家长已和救援队碰头,不管在不在现场,我们心里都焦急万分,只能祈祷!潘 ,你答应亲手做寿司给我吃的,我等着!”

17时04分,网友发微博称,“从知道他失联的第一天起,奶奶就茶饭不思,昨天在我面前号啕大哭,她说潘 是她的命,让我们拼了命也要把他找回来……”

17时33分,网友发微博感谢大家热心帮助,称“人多力量大,现在当地公安局副局长和当地消防参谋长已经带七辆车和卫星设备进入沙漠,另外30辆车和滑翔机也在待命,有关部门出面联系了直升飞机。”

随后,新文化记者又致电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公安、消防等部门,确认当地警方已于28日上午进入沙漠,展开搜救工作,消防部门也派出救援人员和车辆赶赴事发地点等待搜救命令。

校方证实

是吉林建筑大学大二学生

17时40分,新文化记者与搜救前方联络人马江龙取得联系,他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开展搜救行动,现在急需多架4轴无人机、400兆对讲机、400兆车载电台和卫星电话。

“古日乃和巴丹吉林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两地相距很远,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侧,甘肃省的北侧,27日下午,我们就已经通过当地牧民进入沙漠去开展搜救工作,到目前,我们还没有线索。”马江龙说。

20时,记者再次与马江龙取得联系,他告诉记者,无人机、对讲机等搜救设备还在落实当中。

16时40分,记者与吉林建筑大学一位老师取得联系,这位老师告诉记者,两位失联大学生的确是该校的学生,均为大二年级的,学校领导在得知此事后,积极作出安排,并于28日下午,派学院负责人和学生处的有关人员乘飞机赶往事发现场,并与学生家属会合,一起研究搜救工作。

此外,“胃胀气的猫”在微博中提到,和潘同学相约穿越沙漠的同学姓赵,记者也试图通过校方了解这位同学的信息,但校方并没有明确说明。

28日23时10分许,在前方搜救的中国户外探险联盟民勤站杨会发布微博称,“刚刚得到消息,失踪在巴丹吉林沙漠的两个大学生找到了。”但截至29日1时,对这一消息本报记者未得到确认。

此外,29日零时20分许,“阿拉善右旗官博”发布消息称,“目前,有牧民向救援指挥部反映,发现2名失联游客行踪。接到消息后,指挥部立即组织搜救队伍和医疗救援队赶赴发现地开展医疗救护和情况核实工作。”

最新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前天,中国登山协会山地救援培训人员接到救援报警称,吉林建筑大学两名男生,于17号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计划徒步穿越,原定27号走出沙漠,但至今未与亲友取得联系。

接到报警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已经调动多方力量启动沙漠搜救, 记者刚刚从阿拉善右旗宣传部得到最新消息,今天凌晨牧民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因为沙漠地区行车特别困难,今天早上6点,救援队伍才分别到达这两个地点。现在传来最新消息,一个失联人员潘某意识清醒,但是身体虚弱,救护人员已经对他进行了救援。特别不幸的是另一位失联的游客赵某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生命体征,确认死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分享到新浪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讨论社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E旅行网 版权所有©201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2965号-2京ICP备1301296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843号

手机版 | APP | 电脑版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