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位开始读这篇文字之前,请打开连接,一边听这美妙的音乐,一边欣赏风景,新西兰的旅游广告曲真是和我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无比相衬,音乐响起似乎又站立在南岛的海岸边悬崖上。
本次出行一行四人各施其职,默契配合,完满地完成旅行,各有取需各有满足,先来个人物介绍,写到这里才顿然发觉四个人居然又没有合影,就这么回来了。
本次主驾:如意,全程3000公里开下来脑门晒得漆黑,右手像戴了黑丝手套,车技大有长进,学会了自己加油,没得机会试试换轮胎。
优秀副驾:哥特,全天候充当人肉GPS,一手地图一手GPS,时不时核对地图和GPS是否一致,比GPS更提前通知左拐右拐过环岛,外带伺候主驾吃吃喝喝,剥巧克力吐樱桃籽。
最专职厨娘:王老师,全程不看别的只紧盯有机农场homemade之类标识,每到一地直奔超市之后直奔厨房,在我们满怀期待出游之前和玩得心满意足返回之后奉上美味佳肴,吃得大家忘乎所以,每每感谢厨娘的辛苦。厨娘还预定了全程的住宿,既体验了豪华酒庄的舒适也感受了CABIN的经济实用,相对于她对吃的专研和执着住宿这事儿都被我忘记了,特意来编辑补充一下。
棒棒儿及洗碗工:小巧同学。小巧同学实在没有啥特长,除了最大功用分摊费用之外我们尽量安排了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洗碗和上下背包行李。小巧同学显然并不满意安排给他的活路,不过还算尽职地完成了任务。
1月19日基督城(Chrischurch)——凯库拉(Kaikoura)。
一出基督城国际机场,风不断扬起头发扫过脸颊遮住眼脸,蓝汪汪的天凉悠悠的风提醒我们已踏脚在南半球的土地上。
Apex租车公司在机场有穿梭Bus,就在出机场左手边的停车场上,稍等不久就会有一辆。这一天随着吉隆坡飞来的航班抵达,Apex租车公司迎来了无比繁忙的一天。接待我们的小伙子忙得满头大汗,里里外外跑着交接车辆,一边不断道歉我们的久候,并且保证说等你们还车的时候这里肯定很清静。
一早已在网上订好车,所以取车很顺利,提交驾照和驾照的翻译公证件,签订合同,信用卡刷费用,拿车钥匙就OK了。因为买了全额的保险,所以也不需要过多检查车辆,车身的划痕擦挂之类都不用记录。最后小伙子又不厌其烦地交代在新西兰的驾驶规则,点头称是之后终于见到我们要相伴13天的车辆。一见之下非常欢喜,鲜艳的红色在蓝天下格外醒目,我忍不住对租车小伙儿说:我喜欢这车。小伙子很认真地指着旁边一辆黑色车问,这个你喜欢吗?我坚决地摇头,他大笑着说:好奇怪啊,这车没中国人选,所有的中国人都对它摇头,这是为什么呢?
哥特一上车就捣鼓GPS,输入今天的目的地凯库拉南湾的Bay cottages。开始导航,发动车辆,右舵开起来并没有太多的不同,最大的困扰是在转弯和错车的时候,常常会下意识往反方向避让又常常被右边迎面而来的车辆吓一跳。因为还不习惯开得比较慢,限速100的路上只敢开到80,车后常跟了一串车,老老实实地跟着,不免倍感压力。
180公里路程开了三个小时,拐进凯库拉南湾,沿着海岸线一栋栋花团锦簇的房子面朝大海惹人遐想,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生活啊。Bay cottags夹在中间,check in 放下行李几个人出门找吃,王老师已经急得不得了,因为已经是晚上9点了,这个时间几乎所有的商店和餐厅都已关门,但是,一出门来,满天的晚霞让我顿时忘记饥饿,望着天边一再说:等等,再等等。凯库拉就以这样的华丽为我们拉开了序幕。
1月20日:凯库拉
夏季的新西兰,晚上9点才天黑,早上6点又已天亮,这一天坐船去看海豚,小巧和哥特更是要与海豚来场遭遇战,和海豚来个Eyes on eyes。
出的门来,阳光下花朵灿烂地开放,大海无声地在远处静默。
Dolphin encounter位于凯库拉镇中心i-site旁边,说到i-site再啰嗦一下,在新西兰大小城市都有i-site,里面有各种旅游信息和免费地图,每到一处可以先到i-site报道,取一份免费地图,咨询各种旅游信息,预定各种活动,非常的方便实用。不过有一些热门的活动还是最好提前预定,比如看海豚之类。
早上出门比较早,Dolphin encounter刚开门,阳光洒进房间里,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香味,窗外湛蓝的大海平滑如镜。
终于到了登船的时间,小巧和哥特已经穿上厚厚的潜水服,靠近南极的水温已经不像东南亚的温暖。夏季的新西兰白天的最高气温只有20~25度,海水的温度就更低了。
和海豚的遭遇战是这样来进行的,首先轮船经过四十多分钟的行驶来到海豚的栖息地,当发现海豚群后,轮船会开到海豚游动方向的前面,穿好潜水服带好潜水镜的大伙儿就一股脑从船尾下海,奔着海豚群游去,同时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叫喊或者唱歌。据说,这样更容易吸引海豚的注意力,它们会朝你游来并围绕你转圈,更可以和它们有眼神的交流。下水之前教练会交代不要去尝试触摸海豚,毕竟都是野生的动物,一则保护它们不受干扰二则保证自身不受伤,实际上海豚的泳技不知道比我们高出多少倍,看似近在咫尺,想要触摸到它们也是万万不可能。当海豚把我们远远甩下,船长就召集大家上船,再次开船赶到海豚前面,再把大家放下大海,这样反复五次,直到大家累得筋疲力尽上船。船会再次靠近海豚群,让大家尽情欣赏它们的即兴表演。
凯库拉地区的海豚属于斑纹海豚属,叫做Dusky dolphin,是高度群居的海豚品种,每一种群会有100~800只不等的海豚,同时也是是最具杂技天赋的海豚品种。当天我们至少看见三四百只同游的海豚,一路蹦跳翻腾不断。
看完海豚回来已是中午时分,吃过午饭稍事休息,我们开着车沿海岸线往南湾北部端头的“The Kaikoura Peninsula Clifftop Walk”徒步道做个短途的徒步旅行。
南湾的海岸线风景:
凯库拉(Kaikoura)的海边有两条徒步道,一条在悬崖上方,一条在沙滩旁。按照Lonely Planet的指南,要走沙滩旁的那条,最好在退潮时分,否则在涨潮时Track会被淹的。出发前查好当天凯库拉(Kaikoura)的潮汐情况,历时一个多小时,走完悬崖道,来到沙滩道,当天潮汐最低点看海豹。我们去的时候没研究线路,误打误撞地走的悬崖上方的徒步道,到达终点之后又沿原路返回,优势是领略无限风光,缺点是没看见海豹。
沿着海边峭壁上的步行道往上,经过潮汐岩石,悬崖下方的礁石上,鸟鸣不断,这里是是巨大的海鸟栖息地,成百上千的海鸟在这里繁衍后代。更是海豹的居住地,因为距离远,海豹的颜色和礁石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并没有发现海豹的踪迹。没看到海豹的原因直到在Westport看到海豹之后我们才恍然大悟。
1月下旬,新西兰已初现秋色,满坡金黄的草色很适合上演一出出青春偶像剧,哥特不断感叹:小清新啊小清新。
在山顶看完日落,意犹未尽地懒散回家,天边已升起一颗颗星星,银河一点点显露出来横跨过天际。
1月21日:凯库拉(Kaikoura)——布莱尼姆(Blenheim)
去看鲸鱼的这天早起发现是阴天,有点郁闷,担心风浪大直升飞机不能按时飞行,不过飞行员和蔼的笑脸打消了我们的疑虑。因为是提前预定好的,所以交接很简单,刷卡付账工作人员就把我们带到房间里给我们恶补下凯库拉鲸鱼知识。
凯库拉地区居住的鲸鱼是世界第三大的鲸类抹香鲸(Sperm whale),雄性深长身长可达18米,体重36吨。因为凯库拉海底峡谷的特殊地形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抹香鲸。凯库拉峡谷深1000米,个别地段更是深至2000米,来至南方和北方的潮汐在这里汇聚带来丰富的鱿鱼鳕鱼和鲨鱼,确保了抹香鲸的食物来源。抹香鲸平均每45分钟左右会浮出海面呼吸一次,每次持续十分钟左右,然后再次下潜寻找食物。它们通常会下潜到1000米左右的深度,但是有时候也会潜至2000米,也有资料说它们最深能够达到海底3000米的深度,最长可以在海底停留2小时。
目前在凯库拉经营观鲸之旅的有三个公司,三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分别是船、小型飞机和直升飞机。在船上有探测系统追踪鲸鱼的行踪,并且和飞机上的飞行员随时保持联系,以确保有90%的概率看到鲸鱼,并且承诺看不到鲸鱼退80%的款项。
看完鲸鱼返回,check out之后我们奔下下一个目的地布莱尼姆(Blenheim)。车行不远,王老师就大叫:薰衣草花园,你们不看薰衣草花园啊。于是前方调头返回,转入更狭窄的乡村公路,十几分钟之后蓝幽幽的薰衣草从木制的门栏里探出头来。
薰衣草品种有几种,但是外行的我们都看不出差异,只觉得有些植株高大些,有些矮小些。另外还种植了各种的香料调料,比如百里香、迷迭香、柠檬等等,还有来自中国的蔬菜如莴笋、萝卜、白菜等等。
农庄用自己种植的薰衣草制成了一些护肤用品以及精油香皂,买了一小瓶润肤乳很滋润舒适。
离开薰衣草农庄继续沿1号公路往北,凯库拉的阴云被我们甩在身后,阳光再次照耀在淡蓝的海面上。停车拍照,路过的车里有人不断给我们手势,原来我们站在了道路线内,她不断示意直到我们明白她的意思退回到路边的草地上,才给我们竖起大拇指离开。新西兰的高速公路并不是封闭式的,在郊外限速都在100公里/小时,因为车少大家开车又都很规矩,所以车速都很快,因此在看似无人无车的地方停留也要充分注意,留出道路靠边停车。
新西兰的道路指示都很明确,大方向哪怕没有GPS也不会出错,难得是一些乡村小路标识一晃而过很容易错过,更头痛的是在城区里转悠,过几个环岛就有些分不出南北东西。布莱尼姆(Blenheim)我们就在城区失去了方向,不过我们优秀的副驾和厨娘很快确定了新的线路。原来在布莱尼姆(Blenheim)的住宿点位置属于Renwick而不是Blenheim,所以我们在布莱尼姆(Blenheim)地区的地图上查不到那条街,最后在地图的角落终于找到这条路,城外的葡萄园区里的一条细细的线。
Vintners Retreat是我们全程住得最贵的一家店,联排的别墅里设施完备,王老师一进门就琢磨各种厨房用具,还强烈推荐我也搞了半自动打蛋器。哥特倒头就躺在舒适的床上小睡,小巧更是立马换上泳裤享受阳光下的游泳池和二楼上的按摩浴缸,于是,虽然我们住在酒庄包围的葡萄园区,却没有去酒庄尝尝葡萄酒。
当王老师在厨房忙碌,我带上帽子独自出门闲逛。空荡荡的道路上不见人影,葡萄在吸纳阳光的能量,一点点膨胀甜蜜起来。偶尔遇见路旁静静伫立的邮箱,想象道路深处的人家是不是正嘬着葡萄酒,点着烟满怀希望地望着自己的园子。
沿道路门牌隔老远才能看见一个,常常是钉在邮箱上,也有掩藏在花丛中,难怪我们找寻酒店时半天瞧不见。
路旁边除了葡萄园还有各样的果树,杏子落了满地,苹果红在树梢,无人看管无人采摘,换做在国内,断不能等到成熟早已被采摘一空。“他们怎么这么傻,不要钱的也不随便摘,偏偏去超市花钱买。”
推杯换盏又是一晚,明天我们又将奔向下一个目标。